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对的声音很大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可不就是由于设计指标太高而最终下马的么?

    历史可不能重演,所以马上就有另一位专家站起来了。

    这位专家也是六零一所出身的,歼八战斗机总师古院士。

    古院士可是非常厉害的,他出身名门,195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一九六四年就担任了歼八战斗机总设计师。

    而在刚刚开始分配到航空工业系统的时候,古院士负责的工作,就是负责翻译和复制当时毛子提供的飞机,发动机和配件的图纸,当时古院士完成了雅克-11飞机,米格十五战斗机,图二轰炸机等飞机零部件的发图任务,亲身经历了师从老毛子,到自行研制的过程。

    在那个时期,中国航空工业还没有一个设计飞机的专业机构,于是在一九五六年,航空工业局发布《关于成立飞机、发动机设计室的命令》,于是古院士就成为了飞机设计室的第一批设计师,当时这批设计师仅有四人,主任设计师是著名的航空工业前辈徐老。

    飞机设计室成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设计研制一款喷气式教练机,它被命名为歼教一飞机。

    这是一款亚音速的中级教练机,采用喷气式发动机,古院士担任了这架飞机的气动设计,计算和确定歼教一飞机的总体参数。

    通过搜集航空强国的技术资料和论文等有用的资料,古院士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计算,完成了歼教一飞机的总体设计。

    歼教一飞机在当时来说,指标还是非常不错的,最大平飞速度达到了八百五十公里每小时,升限超过一万米,航程也达到了一千公里,起飞重量为四吨。

    就这样中国人设计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就在古院士手中诞生了。

    歼教一飞机,装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喷发一涡喷发动机,在一九五八年就完成了首飞,从开始设计到首飞,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可以说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

    虽然最终这款喷气式教练机,没有批量生产装备部队,但是却让中国有了一支飞机设计师队伍,而古院士等老一辈飞机设计师,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了。

    接下来古院士,又担任了歼八战斗机的总设计师,当时歼八战斗机就是称为米格21战斗机改型,由于忆经获得了米格21战斗机的技术资料,并且也引进了这款两倍音速战斗机,于是便立项研制双发的米格21战斗机,这就是歼八。

    当时要研制歼八战斗机也是非常困难的,古院士可以说是临危受命,中国的设计师们,没有真正的研制战斗机的经验,更不要说研制这么高指标的歼八,两万米升限,二点二马赫的最大平飞速度。

    正因为当时没有经验,所以只是简单的放大,将单发米格21变成了双发歼八,而由于双发战斗机的后机身重量增加,在设计的时候应该要让发动机前移,靠近飞机重心,这样才能控制飞机重量,但是当时就没有经验,最终就导致歼八战斗机的机体非常的长,操控性很差,机翼也是简单放大,导致机动性比米格21下降很多,机头进气由于进气道过长造成进气损失过大,严重影响发动机推力发挥,在研制过程中就遇到了非常多的技术问题。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