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四章 武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朝廷犒赏三军,昭告天下的公文到达冀州常山郡的时候,已过了腊八。

    那时的赵普正在太守府与崔超商议安置流民的举措。

    没错,入冬之后,各个州郡最大的隐患仍旧是流民问题。

    常山郡在崔超和李博护境安民,精心治理之下,基本解决了本地流民的问题。

    但此时的后汉十三州,九十多郡国,几乎没有一个州是太平无事的。

    流民产生的根源在于贼寇肆虐和无地无粮。

    十三州之地,乃至雒阳近郊的司隶校尉部,也不能杜绝没有活路的百姓为了糊口流落为贼。

    而无地无粮在后汉末年土地兼并极其严重的时代,那更是各郡县的常态,无地耕种和无粮可吃的百姓就成了流民的主力。

    冀州被卢植重点整治过,可在他被罢免之后,各地郡县长官和当地豪强重新侵夺的事,也不是没有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太平无忧的常山郡就成方圆数百里内流民的避难所。

    腊月以来,仅仅元氏县城内,就涌进来万名流民。

    崔超知道自己如此妥善的安置流民迟早会让常山郡人满为患,可忍受饥饿严寒的难民来投靠,他又不能无情的将之拒之门外。

    李博此刻已经崔超表荐,再经由朝廷正式册封的郡丞。

    他去过位于元氏县南的粮仓归来之后,告知崔超,郡府的粮食库存可能不足以支撑数量庞大的流民撑过这个冬天。

    更可怕的是,冬天还有近两个月,这段时间还不知道会有多少的流民涌进常山郡。

    不得已之下,崔超便召赵普前来商议。

    这种情况,赵普其实也束手无策,他的专长并非护境安民,不过他在细想之后,觉得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只是这个办法搞不好会办成坏事。

    “子陵,今年境内百姓的收成如何?”他问李博。

    李博道:“除了年初有瘟疫肆虐,今年后半年雨水充足,百姓的收成还不错,而且崔公秉承与民休息的原则,并没有征税,连同朝廷催收的岁赋也一直拖着,境内的百姓安稳度过这个冬季毫无问题,来春耕种的余粮也是有的。”

    赵普沉吟道:“那让每户贡献出半斗粮来可能行?”

    后汉的容量单位为十斗一石,此时的一石大概是二十七斤粟,一斗也就是2.7斤,半斗是1.35斤。

    赵普相信每户拿出这点粮食是不会死人的。

    李博和崔超所想均是如何惠利于民,确实没有想过从百姓手中拿回这点粮食。

    冀州九郡国有六百万人口,一百多万户人家。

    常山郡是冀州境内的大郡,限制十多个县,登记在册的户丁有八十多万人,二十多万户。

    每户拿出半斗来,那也有十万斗,一万石的粮食,一万石折合后世的重量单位,有二十七万斤了。

    整个常山郡按照两万流民计算,一人一日吃半斤粮食,这些粮食也足以支撑一个月,加上郡内粮仓的余粮,度过这个冬季应该不成问题。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