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杜氏父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问一答,双方很快跨越了数百年代沟障碍,向着睦邻友好方向砥砺前行,开启了双边传统与务实合作的崭新篇章,互动也多了起来,交流甚是愉快,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现代语言的任性与文言文的心塞感,极大影响了双方之间的对话交流,不过在经过无数次的语言试探和身体力行后,双边对话正式步入正轨,互相交流的信息也多了.....

    ‘我伙呆’式的懵逼状不能分割同是炎黄子孙的情感纽带。

    于是张明远终于磕磕绊绊搞清了对方的来历。

    这是一支由当地穷苦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抗倭组织,隶属于浙江备倭都司观海卫。

    隶属也谈不上,这么说吧!这只是一支吃军饷的民间游击队,专门打击流窜到乡野的零散倭寇,搞搞地下工作,捉捉漏网之鱼,搅搅倭寇神经,组织一些正规部队鞭长莫及的战斗。虽是民间组织,由于成员大多是深受倭患之苦已久的穷困百姓,战斗力绝不含糊,平时不动则已,动则必有收获,往往杀的流倭苦不堪言,在大明正规军屡剿屡败的悲惨事实下,也算为爱好面子的大明朝廷脸上贴了不少金。

    嘉靖初年,突如其来的倭寇灾祸几乎挑动了整个东南沿海地区的神经,彻底搅动了大明朝堂,上至君王重臣,下到黎民百姓,无一例外都头疼不已,苦不堪言。

    至嘉靖二十五年,倭寇再犯宁波、台州等地时,朝廷不得不重新调整划分沿海布防,将浙江沿海地区所有卫所合而再编,分设六个备倭把总,分领各卫所军事并巡防汛地。

    把总的上级是参将,统领于总兵官。

    这种把数个卫所设为一个防区,打破了以前以省指挥使统领卫所的格局,并设置总督居中调度海防兵力。在下面设水寨、游兵、巡哨为第一道防线;以卫所为中心,包括巡检司、烽堠、墩台、营垒为陆上第二道防线。把总、参将可以调动本防区内的兵力,总督可以协调沿海各防区的兵力,从而形成了从海上到陆地,从一点到一片,从一片到全局的立体防御体系。

    嘉靖三十二年四月,400余倭寇进犯上海南汇、川沙、松江等地,被参将卢镗击败后,小股流寇竟分击各地,连破临山、郭巨、乍浦、青村、柘林、松江等卫所,并直接威胁观海卫。危难之际,观海卫指挥佥事张四维率兵迎战,苦于兵力不足,剿倭战役不够顺畅。

    当时在杜家桥有杜闻铭、杜淮父子,自散家财招募了一批年轻力壮的勇士,组织了一支民间抗倭队伍,专门用来保卫家园。在听到倭寇进攻观海卫的消息后,杜闻铭父子率领所部火速增援,经过苦战,终于与卫所官军里应外合将倭寇击退。

    由于这支民间抗倭队伍出色的表现,兼之作战勇敢又勇猛异常,遂被海道副使刘起安委以重任,令父子俩守护慈溪、余姚、定海等地。

    此时,与张明远相谈甚欢的二位民间组织首领正是杜闻铭、杜淮父子。

    此次,倭寇再犯观海卫,被卫所正规军成功围剿后,由于作战方案有疏漏,还是逃走了一些漏网之鱼,这十几个倭贼窜入慈溪县后,专在山野树林中流亡,不时袭击分布在山林中的村庄。

    杜闻铭、杜淮父子闻讯后,尽起抗倭队伍四处追剿,无奈山高林密,加之不善丛林作战,终究还是让这伙倭贼溜了。

    战役结束后,二人不甘失败,在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后,判定这伙倭贼必将逃窜到县城边缘,这才率领义军就近追剿,终于在得到乡民报信后,才追击到此地,没想到已被张明远等人给清剿完毕。

    二人常年清剿倭寇,与倭贼作战无数,深知倭贼战力惊人,凶残成性,加之大明军队卫所制腐朽没落,清剿战事往往胜少败多。

    更何况,流言蜚语不可妨,早在几年前,东南沿海地带早就流传出了诸如‘倭贼是杀人不眨眼魔鬼’、‘倭贼生吃人肉生喝人血’、‘倭贼三眼六臂’.......等等无耻的流言,这间接造成了倭贼愈来愈猖狂,大明军队愈来愈孱弱的无奈事实,无数次的十倍、百倍力量清剿也仅仅是将倭贼赶走,从未出现过大获全胜的场景。

    如今,张明远以一己之力就完成了对抗十数倍倭贼的清剿,而且还是大获全胜,怎能不让杜氏父子高兴,心中早就打起了招募张明远等人的主意,这绝对有助于抗倭大业的顺利进行。

    “不知张公子仙乡何处?”杜闻铭态度恭谨,心中早已存了拉拢之意。

    张明远眼尖,很明悟老爷子的心理,极速眨眨眼:“在下自西面而来,闲来无事,呼朋唤友做些小本买卖........忽忽悠悠就到了这里。”他也说不清自己从何处而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