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0、 “王莽现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也可以长期欺骗少数人,但他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

    王莽用他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诠释了这个道理。

    其次,一切事情成败的原因都集中表现为人的问题。

    王莽一生都在玩人,最后还是毁在失去了所有的人,包括干部,也包括群众。

    他在刚出道时,处处表现得谦恭、朴素、守法,赢得了当时各个社会阶层,也包括他的家族长辈的赞许。

    实事求是地说,他在早期还是颇得人心的。

    当时,前汉末年皇帝爷儿几个不好好工作,不少人就把国计民生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应该说,如果王莽本质上不是个虚伪的人,不喜欢欺诈、造假,他一直象早期表现的那样,表里如一,勤

    政廉政,也是国家和老百姓的福气。

    我们前面也说过,老百姓反对他并不是因为他篡汉,而是因为他本人胡来,以至于祸国殃民。

    不择手段地掌握了国柄,却又不好好工作,胡作非为,这是非常令人讨厌的。

    他正是因为早期赢得了人心,加上欺诈的手腕十分娴熟,才一步步控制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但是,由于本性使然,他是通过哄、骗、抢才登上一哥位子的,他本人不是、他没有也不可能团结使用德

    才兼备的干部。

    王莽从极端自私的个人目的出发,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一是罔顾干部条件和程序,把一些根本不具备干部素质的人弄进了公务员队伍。

    大家只要回忆一下他怎么组建朝廷领导核心的,又是怎样通过在南郊哭天让数千人当官吃皇粮的,就明白

    了。

    至于他搞裙带关系,让自己的爷们儿弟兄们鸡犬升天、位及人臣,就更不要说了。

    二是他和他的统治集团根本容不下诚实的人和有本事的人。

    大家还记得吧,在天下乱成一锅粥时,有个使者刚说了几句实话,立即被撤了职。

    而在昆阳大战时,官军如果采纳严尤的建议,先打宛城再收拾昆阳,那么刘秀想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将十

    分困难,战争的结局乃至于历史都可能改写。

    但是,无德无才的官军主帅,也就是王莽的堂兄弟王寻、王邑非要把愚蠢进行到底,很快就把官军主力一

    下子玩儿完。

    随着形势的发展,一批有本事的干部眼看再跟着王莽干实在没意思,还说不定身家难保,就纷纷改弦更张

    了。

    比如,岑彭向刘縯投降,冯异跟了刘秀,严尤则投靠了自立称帝的刘望。

    更有甚者,还有的实在看不下去王莽胡来,干脆倒戈一击。

    比如,王莽的亲家、国师公刘歆,和他的堂弟、卫将军王涉,就密谋政变,打算直接把他拉下马。

    可想而知,王莽笼络并依靠这样一支基本素质不高、作风有明显问题的干部队伍,除了不断地把国计民生

    搞糟,就是不断地搜刮老百姓、中饱私囊了。

    至于王莽是怎么哄骗老百姓、欺压老百姓、饿死老百姓,导致老百姓纷纷起来抗争、直到把他切成碎块儿

    ,大家也都看到了整个过程。

    在怎样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上,我们民族优秀的治政者总结了不少经验,也有很多感慨,“得人心者得天

    下”,“老百姓是水,当权者是舟,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人民万岁”,等等。

    但是,这些对老百姓的认识和感情,王莽一点儿都没有。

    所以,王莽把广大干部群众照死里玩儿,最后也死在愤怒的老百姓手里。

    “王莽现象”是一个骗子用欺诈创造奇迹的故事,也是一个玩弄老百姓最终被老百姓抛弃的哲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