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57 能人窦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领导下,负责对5郡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融居属国,领都尉职如故,置从事监察五郡。)

    这样,窦融没有动武、没有让人流血,就控制了张掖属国和上述5个郡。

    必须说明的是,窦融实在是玩儿政治的高手!

    至于他过去是怎么样攀龙附凤、步步高升的,我们暂且不说,单说这次从思想上、组织上建立起控制河西诸郡国的政治框架,就足见他的政治抱负、政治魄力和政治手腕儿。

    本来,窦融任职的张掖属国跟张掖郡、酒泉郡一样,是凉州12个郡国之一,他所担任的属国都尉,负责辖区内军警事务和招降蛮夷,相当于地厅级副职。

    但是,他召集另外5个郡的负责人开会,已经是在行使正省级干部凉州牧的职权。

    他主持任免的上述几个郡的太守、都尉职务,都是朝廷命官,他提拔自己的几个哥儿们,书面气走、吓走马期、任仲,又是在干皇帝的活儿。

    不过,反正更始完了,竞争一哥的各位候选人刚刚进入决赛,新的王朝还没有正式开张,中央权力处于真空,谁想干啥就干啥。

    况且,这是一个拳头说了算、脸皮薄吃不着的年代。

    别人玩儿军事,窦融玩儿政治;别人动刀动枪,窦融动脑子动嘴皮儿。

    一样的达到目的,他老窦要比别人来的更节能、更环保。

    在各地豪强互相用兵、打得鼻青脸肿、争着抢着要登上社会人生大戏舞台中央的时候,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哥儿们情谊和个人威信,在日常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一个会议,就不仅把自己提拔为正省级干部,而且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工作班子和工作机制。

    窦融工作勤奋,为政谦和,既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又练兵习射、加强烽燧,老百姓满意,周边的羌胡服气,外地流民趋之若鹜。

    河西,俨然成为荒漠乱世中的一片绿洲。

    他在河西的工作都是围绕着促进地方改革发展稳定展开的。你说他毛遂自荐也好,自我提拔也罢,在政权更迭的政治真空时期,他面对乱局、打破桎梏,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工作体制机制,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在这儿,我想提醒大家对窦融注意两点。

    一是关于他是不是用人公道。

    在建立河西这套工作体制机制时,他考虑到工作的连续性,照顾到原来的干部,同时大胆起用新人,却并没有用他老窦家的人。他老窦家人丁兴旺,找几个来做官太容易了。至于他跟不少官员、豪强称兄道弟,我们宁愿看做是他的工作手段,因为他那些哥儿们,至今还没有发现大的劣迹。

    二是关于他是不是工作有效。

    他秉承前汉自曹参以来清静无为的政策导向,对经济、对社会、对老百姓给多于取,严大于宽,很快发展了生产、强大了军队、安定了社会。

    一个繁荣而富强的社会,几乎是所有有道德的政府追求的施政目标。

    在这样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里,一个既能用好人、又能干好活的干部,至少在工作上是应该充分肯定、大力褒扬的。

    后来,刘秀登基称帝,窦融立即响应,打算归附,但河西山高道远,确实不太方便。他接着又听说西州的隗嚣归顺了刘秀,就先派人表示归附隗嚣,接受刘秀汉朝的领导。

    隗嚣心里另有打算,一边任命窦融为将军,一边派出舌辩之士张玄到河西游说。

    老隗知道窦融是为了归顺刘秀才接受自己的,就想打消窦融对刘秀的希望,把他拉到自己这边来。

    所以,根据隗嚣的授意,张玄到河西所做的宣传思想工作也很罗嗦、很枯燥,要点有2个:一是皇帝不能老是由一个姓的人来当,应该是江山轮流坐;二是要分裂不要统一,大家割地自立,实在不能做天下共主,就各干各的。

    张玄的这番话虽然在河西干部中也产生了一点反响,但不大,特别是对窦融,根本没用。

    窦融坚决地认为,老窦家世代跟刘汉王朝有很深的渊源,自己跟着王莽兄弟玩儿了几年不过是个小插曲,跟你老隗玩儿的目的也还是想归附刘汉王朝,现在,刘秀中兴大汉,我必须在大汉的旗帜下建功立业!

    于是,在班彪的参谋和策划下,窦融对隗嚣的笼络工作置之不理,专心致志地做归顺刘秀的各项准备工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窦融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绕开隗嚣,直接跟刘秀联系,表达归附的诚意。

    公元29年4月,他派出自己的高级幕僚(长史)刘钧去洛阳,带着请求归附的书面申请,和献给刘秀的一批良马。

    恰好,刘秀从拿下巴蜀和西州的战略布局出发,也正想联络窦融,就派人给他送信,商谈合作事宜。

    太巧,刘秀的使者跟刘钧在半道上又碰在一起了。这哥儿俩一商量,干脆先去洛阳,向皇帝报告一下再说吧。

    于是,二人一起到了洛阳。

    对于刘钧的到来,刘秀非常高兴,盛情接待了他。

    之后,刘秀安排刘钧,带着自己给窦融的亲笔信回河西复命。

    在这封加盖了自己玉玺的信中,刘秀对窦融治理河西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他向自己来信、献马表示心领。

    接着,刘秀认真分析了巴蜀、西州一带的形势,和河西的战略意义。

    在信里,刘秀分析了自己正在对公孙述、隗嚣用兵的军事态势,很有意思地说,老窦你实力雄厚、兵强马壮,无论你帮助朕与敌人任何一方,另一方就必败无疑。你既可以帮助朕成就霸业,也可以乘势而起,割地自立,形成跟朕鼎足而立的局面。何去何从,请你从长计议。

    刘钧回到河西,给窦融带来的不仅是这封信,还有刘秀对窦融的赏赐和任命文件:任命窦融同志为凉州牧,赏黄金200斤。

    刘秀的亲笔信件和任命文件一到,河西的干部群众都非常震惊,觉得刘秀果然英明,远在洛阳,能够洞悉里之外的形势变化、体察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

    (河西皆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

    刘秀跟窦融联系如此顺利,与跟隗嚣联系的艰难曲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至于这是为什么,谁也说不准。

    为了进一步表达归顺刘秀的诚意,窦融再次派刘钧出差洛阳,给刘秀上书。

    在上书中,窦融言辞恳切、信誓旦旦地表达了坚决归顺洛阳、一切听从调遣的忠心、诚心和决心,表示随信让自己的同胞弟弟到洛阳侍奉皇上。

    同时,老窦果然还派自己的弟弟窦友随刘钧同行。

    不过,这一次,正赶上隗嚣用兵,刘钧、窦友走到高平(今宁夏固原)的时候,道路交通断绝,哥儿俩只好返回。

    窦融不死心,怕刘秀生疑,又派出自己的军事参谋(司马)席封,另辟小道,辗转把信送到洛阳。

    刘秀对窦融的心意已经非常了解,立即写信让席封带回,对窦家兄弟表示真诚的、亲切的慰问。

    这样,河西跟洛阳建立了紧密的沟通和密切的联系。

    还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窦融对于归顺刘秀之所以表达的这么急切、这么诚恳、这么坚决,固然有着复杂的原因,但主要有2点:

    一是归顺刘秀王朝是他本人及老窦家族的战略选择。

    老窦家世代在刘汉王朝为官,是这个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和坚定支持者。老窦本人也认为,刘秀帝国的建立,真正代表着刘汉王朝的复兴。所以,老窦家必须归顺刘秀才有出路,而且还不能太晚。

    二是既然归顺是必需的,那自己就要比别人表现得更积极、更主动、更坦诚。

    窦融知道刘秀帝国的势力和影响正如日中天,刘秀本人身边也是文臣如云、武将如林,而且这些人大多是他的徒弟、粉丝,从刘秀危难时就开始追随他,历尽磨难痴心不改,对刘秀感情真挚、忠心似铁。还有一些人虽然是在刘秀登基后才归附的,但也多是怀瑾握瑜之才,有经天纬地的雄心,对刘秀本人及其事业非常敬仰,甘愿在他麾下任其驱使。

    把话说白了吧,刘秀并不缺他窦融,而他窦融非常需要刘秀。

    同时,窦融认为,自己跟刘秀互相知道的很早,但接触很少,没有多深的个人渊源。仅有的关系,是两人还处于敌对状态,在昆阳血战中还差点儿对砍!

    刘秀,你到底有多大的胸怀,才能够宽恕我的过去?

    其实,刘秀早就原谅他窦融了。

    无论出于政治考虑,还是出于做人的原则,刘秀都不想主动地与人为敌,不想得理不让人。更何况,刘秀目前认为,窦融和河西,都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好了,现在的情况是:窦融铁了心要归附、追随刘秀,做好了随时听从刘秀召唤的一切准备。

    同时,窦融还担心,刘秀要打谁了千万千万别忘了叫上自己!

    好了,得到窦融和河西,刘秀拿下隗嚣和公孙述的底气更足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