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章 005、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伏施林尼共和国,诺文斯克经济特区

    塔科夫市

    #

    李均离开大约15分钟之后,中士停下了队伍。他指了指街南面的建筑二楼,示意左翼检查高处。

    他听到电台里传来了一声轻微的摩擦声,接着身后有人捏了捏他的左肩。他走到街角,小心翼翼地凑到透光的窗口前,慢慢探出头望了一眼。丁字路口的斜对面是安全的,他招招手,让副手看看能不能在二楼找到一个射界良好的窗口。

    “交战规则?”B队有人问道。

    R博士说:“他们不问,我们不答。”

    中士不喜欢这种被动的态度,但他并不是这支小队的最高指挥官。严格来说,由于现在所有的军官都不在,也没有比他更为资深的士官,中士自然而然地顶上了探险队军事负责人的位置。他的权威受限于这位博士,只能为R博士的命令提供一些专业意见,这些意见当然要服从于MRF-30的探索任务。

    R博士显然对发生在李均身上的异变很感兴趣,在中士看来,他把自己的好奇心置于了整支小队的安危之上。他没有耐心套李均的话,只是尽快把他打发到了博士的视线之外。

    李均是个软弱的小杂种,永远提心吊胆,却不值得额外的担心。早在他们还归属于MRF-07的时候,中士就一直让他担任小队的记录员,只是因为他总是在逃跑,而且总能逃掉罢了。在李均的简历上,基金会的人事部门用六项粗略得有些失礼的指标,概括了李均的全部功用:生存——10/10。

    中士抱着步枪,挥手指向了前方街口处的掩体,又吩咐道:“尖兵,你殿后。”由于李均离队,他手里只剩下两个使用超音速弹的枪手,一支发射7.62x39弹的半自动步枪,以及另一支5.56毫米自动步枪。于是中士自己就很自然地顶在了队伍最前面,他可以随时切换到李均留下的武器,只是声音会稍大一点。

    B队留了一个支援火力手在丁字路口的二楼,他是个很响很吵的保险,最好派不上用场。B队其余的成员绕到了路口的东侧,在废弃车辆的阴影间穿行。

    他们没有想到城里的夜间有这么亮,本地情报源说相当于晴朗的夜空,主要光源是星光。然而现在他们背后的建筑形成一块高亮度的背景,如果有人从北侧靠近,他们很容易从这样的背景上分辨出人影来。

    中士踩着瓦砾走进了一间完了蛋的服装店里,几个人体模型倒在地上。倒塌了一半的沿街墙壁在墙壁和人行道之间铺出了一道砖石缓坡,他从店里拖了个人体模型出来,丢在碎砖上,又调了调角度。

    这让他获得了一个不错的遮蔽物,好掩盖头盔明显的圆润边角。

    “B5,看到任何活动了吗?”

    观察哨在废车堆靠右一侧:“没有动静。”

    没有动静持续了很久,城里稍远一些的地方响了几声枪,远在任何人来得及在城市刷新之后赶到的范围之外。这两声枪响总是会响起来,在塔科夫城允许的随机性中,就好像是某种宿命一样。

    R博士压着嗓子:“A1,你确定是这条街?”

    中士当然看过路牌,他差点踩在那玩意上面。他看了眼表,4点55分。如果5分钟之内,经三路北面还没有动静,他们就继续往东移动:“B3,东面?”

    “东面干净。”

    “我们看守到0500整点,然后向东卷动。”

    “明白。”

    另一个声音忽然切入进来:“中断中断中断,A1,北面有活动,1点方向。”

    中士凑到瞄准镜前,稍微往右边转了几度,瞄准了两个街区外的一个十字路口。那里有一块稍显明亮一些的区域,也没有掩体。有一辆民用小轿车曾经停在那个十字路口的中央,只不过早已经被烧成了一个透光的空架子。

    轮毂已经变成了铝水,也许正卡在水泥板的缝隙之间。右后轮的刹车盘被拆走了,剩下的三个刹车盘是很糟糕的掩蔽物。中士知道全装药弹上的钨合金弹头足够打穿大部分掩体,但是这必须用到李均那把枪。

    他把准星挪回十字路口,在街角右侧沿街的窗口前停顿了一下:“A2,我没……”

    一个影子在橱窗后晃了晃,翻过窗口,飞快地跑过马路——应该是纬七路——消失在建筑的遮挡之下。中士的准星顺着他移动的方向平移了一段,终于在门边看到了一截露出来的枪管。

    “A2,我看到目标了。1点钟方向,靠近十字路口的建筑门口。”

    他们在等什么?中士知道这个街区也有完整的供热管道,这些人难道找不到下去的路?他的脑子里铺开了一张地图,李均告诉他东面更危险,所以他宁愿暴露自己也要往北走。现在是谁误判了情况?

    中士只希望R博士没有误判情况,他刚才有很好的射击机会。李均身上需要拆走的组件只有护符系统和DSU,其余部分都可以用燃烧弹处理掉,浪费的时间不会比现在更多。

    “A1,看到队尾了。”装备了热像仪的射手报告道:“要等他们再过一条街吗?”

    但是R博士讨人厌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不交战,我们现在走。”

    现在移动起来肯定不是最好的时机,但是R博士是队伍里说了算的人物。他可能在做实验,也可能是突发精神失常,在基金会这样的组织中,突发的精神失常也有可能是实验的一部分。

    中士不认可敌前转移的命令,那些鬼鬼祟祟的人影就在一个半街区之外,眼力只要稍好一些就有可能发现转移中的小队。但他只是机动特遣队的一员——如果说整个世界就是一台用久了的破机器,机动特遣队就是适用于拍打法的专业工具,就像德国工程师常备的橡皮榔头、硅胶巴掌(分别有对应成年人、青少年和幼儿力度的一套三件)和液压驱动的仿生学靴子腿一样——问题在于工具自己是没法决定什么时候去拍打旧机器的,他们被操持于研究员们的手上,能做的只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用一些。

    既然要收拾博士留下的烂摊子,中士只能尽量收拾得干净一些。

    “B4,你看到目标了吗?”

    他问位置最高视野最好的机枪手。支援火力藏在建筑二楼的楼梯走廊尾端,贴着墙上的阴影,把前握把架在扶手上。中士估计他能很清楚地看到街道右侧的大部分人行道,这样大致补足了A队撤离后留下的视野空缺。

    殿后的尖兵是王光远,他是16年为北美的一起事件启用的,结果侥幸没派上用场,被丢进了发展/观察小组。在那之后,他又在好几个运气不错的单位之间辗转了两三年,最后终于落到了R博士的手里。

    尖兵从瓦砾堆里钻出来,一溜小跑穿过了丁字路口的废车堆,跑到了马路的另一边。接下来是中士的副手,他从楼梯通道里下来,在栅栏门口等了等:“他们在往这边看吗?”

    中士盯着正顺着街道摸过来的拾荒者,这些家伙行动起来非常小心谨慎,走在街道右侧的只有一小队五六个人影,还有几个影子隐藏在沿街的建筑里。

    “没事,你先走。”

    中士自己不愿意带队穿过建筑行动,主要是因为建筑里充满了危险的转角,这些转角会缩短交战的距离,削弱夜视仪和良好组织带来的优势。而且建筑中的地面不怎么清爽,很难保证自己不会意外发出声音。那些本地黑帮显然并不遵循同样的逻辑,他们更担心自己离掩体太远,被人堵在开阔地上。

    A2探头望了望,很快绕过一辆打横的大巴,顺着阴影的走向跑到了街道的另一边。在一个街区之外,第一组拾荒者们已经走到了最靠近路口的位置。那应该是一间卖酒的小店,窗口外安装了一层防盗网,外面还有牢房似的金属栅栏,这两重措施把小店打造成了一座小小的堡垒,只不过里面的玻璃早就被打破了。

    中士继续瞄着那群人,他们提着枪守在店门口稍等了一阵,店里的人才拉开门,让他们进去。隔着两百来米的距离,他完全能感受到拾荒者的焦虑。

    “A1,我到位了。”

    “正在移动,保持观察。”

    中士捡起他放在地上的武器,抱着自己的枪站起身来,往墙后的阴影中躲了躲。他照样探头望了望拾荒者的方向,第二支小队正顺着原路行动,这次街面上的人数稍多些。

    “那是什么?”

    中士正要提着枪跑出阴影,忽然看到了一条红外激光形成的指示线。他重新调整过重心,藏回阴影中:“你们看到了吗?”

    “没错,IR激光。”

    这意味着在离他们很近的地方,冒出了一群装备着夜视设备的新朋友,IR激光只能通过夜视仪观察到,当然不会属于本地的拾荒者。

    光束绕着人群晃了晃,平移指向了那扇门,然后就消失了。拾荒者们毫无察觉地往前走去,东张西望,有人盯着光束射来的方向,但是他显然什么都没看到,枪口自然地朝地面垂着。

    中士知道,留给他们运动的时间不多了。激光束可能是从纬八路那一侧射出的,目的是为了给其他角度上的射手指示目标方向。没准“其他射手”还没有发现丁字路口这边的动静,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那队拾荒者的一举一动。

    他一步蹿过大巴和建筑之间的缺口,跑了两步,弓着身子好让小轿车的轮廓掩盖住他。中士绕过一辆侧翻的SUV,拍了拍伏在地上的强尼:“走。”

    强尼收拾起他的武器,翻身跟上了中士。他们刚跑过马路,机枪手的声音就出现在无线电里:“屋顶上有人!”

    在中士决定对策之前,R博士就运用起他的权威:“那个谁,过来,别盯着看了。”

    机枪手应了一声,他本来就在R博士的队里,在他们重新汇合之前,一直都在这家伙的指挥之下。但是他在应答完之后,大概是卡住了无线电的按钮,频道里一时间充满了降噪系统处理过的脚步声。麦克风滤掉了靴子落地的冲击声,只剩下抬脚时砂石滑动时细密的沙沙声。

    中士听见他从楼梯上下来,背包靠在墙壁上,伸手拉开门的全过程。机枪手按了按对讲机,发出咔哒一声轻响:“我要出来了。屋顶上的人在看这边吗?”

    B队领头的尖兵一直在观察高处,但是他的位置太低,只能看到三层建筑支出来的屋檐。他转头望了望:“没有,你直接……”

    他忽然本能地往掩体后缩了缩,接着,一连串细微的枪声才传了过来,夹杂着几声跳弹的呼啸声。

    机枪手刚跑出门洞,在枪声传来的一瞬间,他往前扑倒在地上,像只蜥蜴似的爬下了人行道。他挣扎着往前爬了两三米,未经消音器掩盖的还击声也响了起来。

    他匍匐着往前挣了几下,忽然被人揪了起来:“起来!跑!不是打的我们。”

    中士提着他胸挂侧面一根比较趁手的带子,揪着他冲到了街拐角的阴影中。其他队员往两边挪了挪位置,留出了一段空档。

    “这是怎么回事?”中士问道,“光远,你带两个人开一下路,我们现在就走。”他话音刚落,北面的屠场就爆发出一声低沉的巨响,紧接着是第二声。AK稀稀拉拉的还击声当即陷入了沉默,过了好久,才传出两声瘆人的惨叫声。

    中士连拽带推地把人从街角小店的断墙后踢出来,MRF-30仅存的这些残兵败将似乎进入了一种麻木的状态。中士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情报里没有提过这次交火,这道雾墙之外,也没有人提醒过他们,“幽灵小队”会出现在距离入口这么近的地方。

    他们原以为这支装备着现代化武器和夜视设备的小队,应该在北面稍远一些的地方出现,和另一支拾荒者队伍遭遇。按照一些含混不清的传言,这些枪手很有可能是联合安保公司17年失踪的那支小队。在情报部门提供的时间表上,还记录着那次交火的起止时间。

    有些本地人说那支小队会一路移动到沾染区的核心,丢下三到五具尸体,最终消失在包围光环实验室的雾球中。只不过这几年来,敢于穿过两道雾墙进入塔科夫城的冒险家越来越少,外面的环境也不再容许淘金客们逗留在此地,继续享受灰色地带无法无天的自由。

    基金会早就知道2017雾墙后面的情况有些失控,所以在组建MRF-30的时候,基金会集中了人员储备中的精华,凑齐了一篮子运气不错的家伙。

    中士很清楚自己是怎么被选上的:在智利的那档破事之后,他队里损失了两个人,另一些人——比方说李均——幸存了下来,在完成全部事后简报程序之后,选择了C类记忆清除,将相关的记忆埋藏在了一系列解密申报程序之下。

    他的小队被丢进了发展/观察组,本来应该在三个月内重新整编,补齐人员,等待另一支正在组建的机动特遣队把他们捡走。谁知道整编的过程变得很不顺利,似乎陷入了某种公文流转的漩涡,每每到了有所转机的时候,就会冒出来个莫名其妙的上级单位要求重新进行审查。

    但是他们没什么好说的,整个事件简单得写不满一页A4纸:他们着陆在目标建筑上,按照预定检测流程执行了收容安定性测试,同样按照标准作业程序,中士的小队顺着建筑中央的深孔下降到目标建筑底部。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们是离地面最近的单位,所以才幸存了下来。就这么简单。

    到了2020年3月份,人们都知道管理层阻止“那件”大事发生的所有努力都已经失败了——所有预言事件都已经在预定时间点发生,而预言中的中止条件却没有满足,C/2018 X1减速进入了环木星轨道,在天文爱好者把这东西贴得满网都是之前,基金会已经静悄悄地开始了“危机后处理”的转型。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会想到收养这支小队的单位肯定都不是什么好去处。仔细回想起来,中士差不多在见到R博士的那一瞬间,就知道这次自己是死定了。

    那还是在SITE-71的一间简报室里,中士走进房间的时候,屋里已经死气沉沉地坐满了人。他贴着护墙板走到简报室的最后面,找了把椅子坐下。

    R博士推开门进来,飞快地用目光确认了一遍在场人员的面孔,转身打开投影仪的电源。

    “我长话短说,MRF-30‘重力’是为诺文斯克现象调查组建的,这是08年12月以来的第七次调查了,鉴于当地局势的变化,这也可能是最后的一次调查。”

    他从讲台下面找到了遥控器,凑到眼前看了看按钮上印的小字,切到了下一张幻灯片。

    “北约力量正在向攻击起始线集结,他们正在等待卸载后继部队,不过这都无所谓了……”R博士用激光笔随便指了指画面上的热成像图片,“我们只有20个小时进入雾区。”

    他很快就翻过了这一页,投影出一列表格。表格的左边一列除了MRF-07以外,全是一模一样的MRF-30。这张表格在会议室里激起了一片骚动,不光是因为番号的重复——大家都知道基金会里不存在什么巧合,只是低级权限造成的错觉——而是因为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自己出现在这间会议室的原因。

    中士自己也有些惊讶,MRF-07是他的旧单位,在秘鲁地质事故中损失惨重。他已经有一年多没听说MRF-07的消息了,他们可能已经完成了重建,也有可能还只停留在文件上。不管怎么说,他可记不得“2008年12月”发生的事情。

    这不是什么好事。中士当时隐约猜到了一些,只是想着有些难受,就像长期出差在外的丈夫隐约猜到妻子出轨一样。他皱着眉头坐在简报室的后排,嗅到了一丝烟蒂燃烧的焦臭。

    我不会已经死过一次了吧?他想到,而且,那应该是一次全军覆没的行动。没人能把他的DSU带出来,一同葬送在了沾染区里面。

    就在这个瞬间,中士产生了一种极为不祥的预感。他望向讲台上的博士,好像很久很久以前就见过这货一样。

    R博士站在讲台上,有些窘迫地把头顶上翘起几缕头发梳到脑后,软软的灰发像某种热带鸟类的尾羽一样,在尾端卷出了一道不太服气的弧线。他按了按遥控器,将幻灯片往前倒到中士进门时看到的那张:诺文斯克地区雾墙现象的卫星照片。

    这显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