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06 争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写什么好呢?

    池非思考着这个问题。

    首先,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不能写,因为没有人会相信。

    谁会相信几百年后,人族可以在天上飞,可以在深海潜行,可以在陆地上坐着铁箱子快速移动?

    没有人会相信的,别人只会当你是异想天开的傻子。

    第二,违反社会常识的东西不能写,因为有违这个时代的伦理道德。

    正如灰姑娘的故事一样,他为什么要改得面目全非才能跟别人讲?

    就是因为灰姑娘本来就是西方童话故事,里面的背景和风俗都跟这个社会的伦理不一样。

    一个好人家的姑娘,不仅抛头露脸,而且还跟一个陌生男人跳舞亲吻。这跟风尘女子有什么区别?

    这种行为在西方社会或许还能被接受,但在这个中式传统社会里是绝对会被人唾弃的,写出来也会被人骂。

    第三,有关政治,尤其是涉及到朝廷和皇权的东西不能写。

    池非不知道这个朝代的统治者对于民众的言论权开放到什么程度,但小心点总没错。

    君不见明清两朝,文字狱是最夸张的,被牵连者以百万计。那可真是会要人命的。

    第四,诲Yin诲色的东西不能写。

    虽然带色的话本很受欢迎,但写这类作品的作者通常没什么好名声。

    读者也是偷偷地看,不敢让别人知道。

    写得太过份的话,还有可能会被禁。

    池非在张泉水他们那边借完所有话本,并全部快速看了一遍后,总结了这个时代流行话本的几个种类。

    一是武侠犯禁类,二是才子佳人族,三是灵异鬼怪类,四是世情警醒类。

    其中武侠和才子佳人是最受当下读者欢迎的。

    池非想了很久,终于决定把一个在他那个世界里家喻户晓的传统故事写成小说。

    这个故事就是梁祝。

    梁祝是民间通过口耳相传的经典爱情故事,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历史上最早关于梁祝的记录,始于唐初,据《十道四番志》记载:“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其后各个朝代也分别有关于梁祝的各种记载。

    梁祝的故事在历史上其实是很多版本的,有封丘版、汝南版、上虞版、杭州版、宜兴版、微山版、诸城版。

    每个版本都不太一样,但其中山东诸城版是流传最广,也是最深入人心的版本。

    故事的内容是:在诸城北部的相州镇梁山屯村内,有一户人家姓梁,这就是梁山伯的家。

    梁家早年富裕,山伯的父亲也曾办过塾堂,不幸积劳成疾,三十几岁便撒手西去,撇下了山伯母子相依为命,日子逐渐败落下来。

    梁山伯的乳名叫伯孩儿,自幼体弱多病,家中生活仅靠母亲雇短工经营几亩薄地为生。

    待山伯长到十六岁时,母亲怕误了孩子的前程,便省吃俭用,攒些积蓄,把梁山伯送到了村西北三里远的小梁山的塾堂里读书。

    因塾师曾是梁山伯父亲的好友,故而山伯在塾堂处处受到师傅的关照,学绩甚好。

    故事女主角祝英台出生于诸城石桥子镇西的祝家楼村,父亲是该村员外,人称祝员外。

    祝家共四支,居住在祝家楼村的四角上,四楼对应,祝员外即家居东北楼。

    当时祝家子嗣大排行,英台在女中行九,小名叫九红儿。

    因祝员外膝下无子,又禁不住英台苦苦请求,于是就同意了英台女扮男装去小梁山求学。

    就是在这里,梁山伯结识了女扮男装前来读书的祝英台,两人同室居住,兄弟相称,感情笃深。

    一晃三年过去,直至学业完成下山之时,山伯也未察觉出英台的真实身份,并执意要送一送祝贤弟。

    两人边走边聊,畅叙友情,一路西行,一直送到如今诸城市石桥子镇北的小石桥上。

    就在这小石桥上,英台面对相处三年的梁兄,爱恋之情再难自制,于是提出为自家的小九妹作媒许配山伯,并叮嘱山伯定要早日到祝家提亲。见山伯应允后,两人才依依惜别。

    当山伯再回山拜别师傅时,才从师母那里得知英台即是小九妹,赶忙前往祝家提亲。

    谁料,祝员外已将英台许配给了马文才。

    当梁山伯知道祝员外已将英台强行许配马文才后,连英台也不曾见一面即被逐出门外,回家后悔恨交加,相思成疾,终日咳嗽,汤水不进,一病不起。

    在山伯病入膏肓之时,嘱咐母亲说:“我死后不要到别处葬,就埋在里丈河北岸。”

    因他知道,马文才家就在当今安丘市官庄镇的马家庄子村,英台出嫁必经此地,死后也想再见英台一面。

    说完后山伯一命归天,年仅十九岁。

    梁母果然依照儿子的嘱咐,将山伯远葬到现今石桥子镇里丈村北的渠河北岸上。

    祝英台回家以后,方知父亲已为自己许下婚事,又得知山伯曾来提亲被父亲拒绝,便终日以泪洗面。

    没过几天,英台得知山伯已殉情而死,葬于里丈河北岸,更是悲痛欲绝。

    之后三日不食,并在嫁妆一事上百般纠缠,以拖延婚期。

    祝英台出嫁那天,风和日丽,花轿刚到冢西的古道上,突然狂风四起,英台即要求落轿,前去祭拜梁兄亡灵,到得墓前,英台眼望梁兄石碑,悲痛欲绝,声泪俱下,历数梁兄情意后,撞碑而死,家人遂将英台合葬于此。

    后来有人看到两只蝴蝶忽然从墓中飞出,后翩翩飞走。

    整个梁祝故事大概就是这样。

    什么是悲剧?

    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个观点池非是很认同的。

    既然梁祝这个故事本身是一个悲剧,那就应该让它保留原来的面貌。

    所以池非并不打算篡改其中的内容,更不会修改结局,而是要进行深度加工,将故事的悲剧色彩发挥到极致。

    要怎样才能将梁祝的悲剧色彩发挥到极致呢?

    很简单,只要将美好的地方不断放大就可以了。

    梁祝最美好的部分,就是两人在小梁山上同室而居一起生活,一直读书的快乐时光,以及后来两人下山时的十八里相送这一段。

    池非要做的,就是将这最美好的部分,尤其是一起读书生活的情景尽可能地描写细致。

    只要这两部分描写得够好够细致,当悲剧来临时,读者才会为之动容。

    一样东西越美丽越纯洁,当它毁灭时就越让人心痛。

    ……………………

    整理好思路后,池非就开始写故事大纲,其中两人一起生活的部分更是其中的重点。

    这部分其实就相当于古代版的青春校园故事。

    首先人设方面,梁山伯应该是一个认真勤奋的好小子,为人也很老实憨厚,否则就不会同居三年都没发现室友是个女生了。

    而祝英台呢,从她敢一个人女扮男装去全是男生的私塾读书,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既大胆又有主见的女生。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