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公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东泰国如今的国都位于东海之滨,起于山海之间,名曰临城。

    临城富饶,天下皆知,城内国人、奴仆、士人、工匠、公卿、贩夫走卒、豪商大贾等不下二三十万。外郭南北宽十九里,东西长二十里,内有殿楼、民宅、坊市、戏栏、工铺、行会等大小楼亭数千余。内城南北宽四里,东西长五里,除去一些位高权重的世家公卿的府邸外,大部分便是东泰国的政治中心,姜氏的宫殿。

    姜氏的宫殿沿着城边的一处山脚修建,由数处宫殿群组成,整个建筑群依托山势而建。从最高处的议政阁往下看去,整个临城都可以尽收眼底。

    东泰国的当代国君姜珲就这样安静的站在阁台之下,兴致勃勃的看着临城的市井百态。

    姜珲很年轻,也很清秀,年有二十六岁却是那有一种云淡风轻的气质,代表权力的青色君服与黑墨色的玉冠也无法衬托出一种国君的气质,反而很像一个博学的学士,也像一名俊秀清逸的乐师,而唯独不像一个国君。

    无国君威仪之气,无公卿傲骨之风,这是豫国史官写下的记录,也是姜珲心中最大的遗憾。他不是长公子,甚至不是嫡子,而是姜氏中实实在在的庶次子,自幼便喜欢乐曲与歌舞,对于六艺之道疏远至极,慢慢就养成了这种闲淡懒惫的心态,由于不是前任国君的嫡长子,老来得子的国君也颇为溺爱,就这样随着他去了,某些重礼的公卿大夫虽然有些不喜,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想想自己少年时流连于戏栏曲筑之地,与市井游侠勾肩搭臂,合歌作曲,好不快哉。

    只是……现在的姜珲,已经是国君了。

    姜珲疲惫的叹了口气,轻挥手,唤来一名侍人,问道:“昭儿现在如何?”

    侍人恭敬的回答道:“公子昭在学思殿与礼学大家师桉先生坐而论礼道。”

    国君欣慰的点点头,抚掌笑道:“善,我儿自应该多学习礼法正规,未来一言一行之中才具有国君的威严。”

    姜珲当年是一个懒散惯了的人,自然不愿意如今自己的嫡长子和自己当初一样。每天十二个时辰,都有专门的老师为他教授六艺之道,在长大几岁,姜珲还会为他邀请那些百家学说的名士,来为自己的儿子讲学。

    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他希望由自己的儿子去完成,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会是一个威严庄重的君主。

    姜珲不由的想到,如今天下形势,时不我待啊。

    神州之上,三十六国都在等,等待着天下渐起波澜,等待着下一位霸主国的诞生。

    ***********

    学思殿是一间算不上太大的殿宇,也没有太多的侍人与女官来往。空旷的大殿内只有那么寥寥几人。

    大殿之上的一间木案前,一老一少跪坐相对,互相答问着什么。

    老人有一把长到了腰间的白色胡须,看起来有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势,头上是一顶现在很少有人会佩戴的青铜大冠,看起来古朴沉旧。

    而少年则只有六七岁左右,穿戴一身改小的淡黄色袍服,头上也学着大人带了一顶玉制顶冠。

    老人坐姿极其端正,一言一行都是遵循礼仪,每讲解完一段文书后,都会问眼前少年如何解释。

    “先贤曰,礼乐崩坏,民风不古。敢问公子,此语何解?”老人说完,随即瞪大眼睛,看着木案前的少年。

    少年就是姜昭,东泰国的国君之子,今年六岁的他已经初具父亲的那种俊秀的容颜,看起来尤为俊美。

    大殿的一侧,一位乐师敲击了一下手中的小钟,喝唱道:“请公子答辩!”,而一老一少的身旁,一位年纪只有十二岁的史官已经在提笔书写二人的对话。

    六岁的姜昭叹了口气,随即学着老人的样子,一板一眼的答道:“禀师桉先生,这句话指,天子定下的礼仪制度被践踏,民间的风气与上古先贤的相去甚远。”

    名为师桉的老人似乎很满意今天学生的成绩,于是扶了一把胡须,笑道:“今日考校公子《礼学》六章,公子都对答如流,大善。”

    一旁的少年史官连忙记录下二人的这番话语。

    老人看了一眼奋笔疾书的史官,道:“今日就到这里吧。”

    姜昭连忙拱手道:“先生,学生有一事不解。”

    “哦。”老人颇有好奇的看着这个平时对自己惧怕的学生,问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你有何不解,自可以一一说来。”

    姜昭似乎得到了什么勇气一样,指着头上的玉冠大叫道:“我为什么要戴这个东西?”

    老人一愣,然后刻板严肃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