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梦中飞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也许会觉得索然无味。

    或者觉得离你自己太过遥远。

    但是在孩子们的眼中:那就是一个充满着无穷乐趣的小世界。

    正是这种无苛刻条件制约的快乐,孩子们的生活才是无忧无虑的。

    每时每地都能轻易产生快乐。

    而很多成人则不同。

    因为现实生活的压力,他们对这些大自然赋予的、免费地山水快乐已毫无感觉。

    必须寻求一些强烈地都市或幻想刺激,才能够激活麻木的心灵。

    但是,他们的内心的纯真并未真正泯灭。

    在梦中是可以体现出来的。

    由此可见:飞行梦的感觉,就是体会大自然那份无条件快乐的感觉。

    也许,一些成人会对这种快乐嗤之以鼻:“难道还要我们像小孩那样在山水间奔来奔去吗?太幼稚了!”

    如果这样想,并无什么不对。

    只是他们关注的仅仅是快乐的形式,而忽视其内在。

    那些乐观开朗的成人,之所以比一般的成人要快乐。

    就是因为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几乎在每个环境都能产生快乐。

    这里所指的环境,偏重于自然环境,而非人文环境。

    事实上,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痛苦、紧张和困惑,就是因为太过关注人文环境,而忽视了当时的自然环境。

    这种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就是源自儿时在山水间获得的那种无条件快乐。

    如果一个人对太过熟悉的环境(比如说家乡)感觉压抑和乏味,是因为他对家乡的人过度”妥协”了,过度”熟络”了.应保持最初对他们的一份好奇心,周围的环境才会重新唤起他的好奇和探索心,才不会感觉索然无味,而想要逃离.

    对飞行梦的理解到此,似乎就是这个结果。

    但是,这还不是令人满意的。

    因为虽然已找到山水之乐,但“飞行”之乐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记忆。

    要理解“飞行”之乐,不如先来了解另一个梦“悬空梦”。

    根据我的了解,这个梦也是比较普遍的梦,很多人都做过。

    在梦中,做梦者会感觉无比地无助、惊恐、空洞。

    梦醒后才有一种踏实感。

    在上一卷“肮脏与恐惧”那章,我解释过:恐高症者是因为没有深入吸气,导致腹部没有正常膨胀,造成的一种空洞感。

    但恐高却又是他们的一种潜意识愿望:先感受那种高空的恐惧感觉,吸气中断,腹部收缩;回到地面的过程中,开始吸气,腹部膨胀;落地后,呼气,腹部收缩。

    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呼吸的过程——一种本能地快感。

    之所以对待悬空既是一种恐惧,又是一种愿望。

    是因为做梦者的心理已成病态;或虽未成病态,人格已趋病态。

    所以只能借助高与低这两个极端来感受呼吸的本能快感。

    所以,他们的潜意识本能机制会在无形中来治疗这种病态——用低空飞行梦来平衡高空悬梦。

    具体来说就是:低空飞行那种流畅感,就代表着做梦者正在竭力使呼吸趋于流畅和连续。

    最后,把“飞行快感”与“山水之乐”相联系,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只有在呼吸流畅、平缓的时候,才能够静下心来,体会身边那一草一木的自然快乐。

    引申的含义就是:普通人的情绪不会总是大起大落;心理疾患者康复后的状态保持稳定、持续。

    如果大家的记忆能够再推进一步,儿时呼吸畅通的时候,正是横扫一切障碍,勇往直前的时候;就像梦中飞翔一般,行云流水。

    那时候,是根本不知道危险的。

    既然是一个条河横在眼前,在孩子的眼中,也是畅通无阻的。

    这种对自己能力的夸大固然是幼稚的,但成人的魄力和胆识全源于此。

    心理疾患者就是因为这种无视障碍的勇气受到了过份压制。

    在梦中表现出来就是横扫障碍、自由飞翔。(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