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插章 形式主义和强迫症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刻板“考验”。

    那些“侥幸”通过考试的经历,确实给S男带来过许多兴奋,但考试失败后的“失落”,也曾令他崩溃。

    尤其是那种“同学通过、唯独自己没过”的嫉妒,足以令他万念俱灰。

    这种嫉妒之心异常强大,几乎不可克服。

    但只需经过深层了解,追溯源头,便可迎刃而解。

    和“S”男类似的一个例子“U”

    “U”的朦胧记忆中:有一次妈妈带着他去参加一个什么活动。

    刚开始也是朦胧与惬意的心情。

    在活动中,因为某个意外,所有小朋友都顺利通过,唯独他倒下来了。

    就是这个极其微妙地转折,令他最初最美妙的情绪不复存在,最美妙地“母爱”,在无形中转移到那些小朋友身上,慢慢向他们妥协。

    日后极力模仿他们,他们做到的,自己也一定要做到;如果没有做到,嫉妒之心足以令他崩溃。

    他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独特性。因为独特的“倒下”,使得他连同专属于“母亲”的最健康地“独特性”都忘却了。

    在“独特”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最快乐的、最美妙的。唯一能够超越因“侥幸”考过后的庆幸感和兴奋感。

    所以,当一个人嫉妒某些人的成就,通常假装“无所谓”,但和他们“匹配”的诱惑实在太过强大。(实际是母爱的转移)

    所有的“无所谓”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不过是自欺欺人。

    只有回忆到最初产生“嫉妒”之前的美妙心情,才能取代这种不良诱惑。

    回到“考驾照”上来。

    那些紧张的人,何尝不是为了和现代中的朋友“匹配”、模仿他们,想要买辆车炫一下?

    紧张不过是在提醒他:追求的这些都是形式化的、模仿的快乐,并非最真实的快乐。

    模仿是有危险的。因为把“母爱”转移到这些没有“血缘”的人身上,自己的“根”便会摇摇欲坠。

    因为外人的想法总是不断变化的。

    如果不明白“紧张”的合理性。

    所有放下考试的想法都是一种假装的“无所谓”。

    你也许会说:“驾照有什么了不起?又不要命,考不过拉倒!你们考到了也没用,以后不一定开得好!”

    但那些坚持的人可能会说:“管他那么多,先拿到证再说!拿到证了,怎么开车就好说,拿不到证,什么都白搭。”

    他们不会因为你的“无所谓”和“淡然”而放弃一丝一毫的积极性。

    但从深层的角度看:那些一门心思只想取得驾照这个形式,而忽视开车实质的人,人格(深层来说是‘母爱’)已在那一瞬间不可避免地转移到“考验”他的人身上。

    不存在什么——只需要跳过考试这一关,以后再追求实质的可能。

    人格转移的后果就是——快乐与能力已被别人掌控,自己难以把持。

    所以,想通过苛刻制度来训练人的能力素质,以此降低交通事故的数量,并不一定会成功。

    这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

    为了抑制交通事故,急于追求一种严格的考试形式,然后想像通过形式后,实效就会到来。

    有些真正有实质能力的人,因为心理上的阴影或意外经历,而没能通过“考试”。

    从深层来说:他们绝不容忍外人对“母爱”的任何形式的“质疑”和“考验”。因此潜意识不配合“考试”,而导致紧张。

    放弃考试,就是意识和潜意识的统一。

    在明白这个含义之前,他对“驾考”的预期始终处于一种胶着和僵持的状态。

    形象化描述:就仿佛一根无形而坚韧无比的“线”,把他的生活和“驾考”紧紧牵连起来;导致他无法铭记当下的生活和快乐,造成一种“记忆空洞”,成为心理疾病形成的基础条件。

    这在前面“记忆的倒流与填充”章中详细描述过。

    通俗来说就是——他的心中只有“驾考”,似乎必须要去完成;无法排除对未知不确定的焦虑;无法安心享受当下的快乐。

    现在,他必须要斩断这根“强大的线”——放弃驾考。不管是什么结果:教练的愕然、关注他的人的失望、驾考制度的严肃……

    最后,他会把这些因素与“死亡”联系起来。

    那些人的震惊,注意力全部聚焦到他身上,会触发他遥远记忆中的“死亡危胁”经历。

    他必须用“保护母亲”、“反抗死亡危胁”的本能,才能斩断那根“线”。

    也就是说:不管驾照再普遍不过,他必须要有做那个“例外”的心理。

    即使全世界都关注他这个“例外”,有排除他的“危胁”,他依然要坚定捍卫自己的内心。

    至于能不能考到驾照,那已是不重要的后话了。

    如果大家能举一反三。

    “驾考”和“治好心理疾病”的期待,就是一个本质。

    也许,大家会认为“驾考”仅是万千生活中的一件琐事而已,不能代表所有心理疾病。

    但大家如果了解了前面的内容,就会明白:心理疾病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所有复杂繁琐的症状,会有可能集中在一件事、一个点上。

    平时的忧伤和抑郁,不过是“紧张”的一个极端形式——麻木。

    处理好了“紧张”,“忧郁”也不复存在。(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