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千零七章 再请募兵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朱平安皱着眉头,沉思了良久,怎也想不到一个两全其美的答桉。

    「这该怎做呢?」朱平安自言自语,在宣纸上写了「卫所」和「募兵」还有「粮饷」叁个词语,一遍又一遍的看着这叁个词语,沉思了起来。

    一遍又一遍

    一遍又一遍

    忽地,

    第二千零七章  再请募兵.

    一道灵光闪过了朱平安的脑海,朱平安连忙拿笔在宣纸上记了下来,在「募兵」和「卫所」两个词语上画了一条线,将它们连了起来。

    既然卫所不堪,必须要募兵,那为何不根据募兵的数量,来相应减少卫所军户呢,反正卫所现在又不堪一用,将他们由军户转化为普通百姓,将一部分屯田转化为普通农田,让这些军户转民户来耕种这些土地,缴纳的赋税来弥补募兵的粮饷。

    虽然,现在卫所製度下,军户也要纳粮,比例甚至达到一半之多,但是由于卫所的腐败,军户纳的粮大都进入到军官的口袋了,军户也成了卫所军官的奴隶。

    还不如朝廷下令,直接将相应的军户转为民户呢,省的他们被卫所军官盘剥。

    至于一个募兵得多少***民?

    当然是两者的比例越小,老百姓负担越轻;按照古代生产力估算,大概需要二十来个老百姓来养一个士兵,这样的比例老百姓的才不至于揭竿而起。

    也就是说,募兵一个,卫所可以转二十个军户为普通民户,并转相应的军屯为民田,用他们的赋税、杂役来养募兵,以减轻朝廷的财政压力,同时也减轻普通老百姓的赋税压力。

    不是要取消卫所製度,而是卫所和募兵相结合,调整二者的比例和结构。

    朱平安越想越觉的这个想法值的研究。

    不过,明朝卫所製度规定,军户要想转为民户,必须要皇帝的特别恩赐才行。

    如何获得皇帝的特别恩赐?

    在宣德年间,明朝颁布了《军政条例》,规定「故军户下,止有人一丁,充生员,起解兵部,奏请翰林院考试,如有成效,照例开豁军伍。若无成效,仍发充军。」

    朱平安可没有将军户转化为民户的权力。

    于是,朱平安重新铺了一张宣纸,将自己的想法详细的写在了宣纸上。

    「微臣惶恐,关于募兵不成熟之见,还请圣上恕罪」

    最后,朱平安在后麵增加了一句话,臣请募兵八千,以剿灭浙江境内的倭寇。

    核对无误后,朱平安抄写在密折上,密封好,交给了刘大枪,让他带人交到西苑。

    算算时间,刘牧等人也在回来的路上了。

    翌日,刘大枪他们刚出发,朱平安以浙江巡抚的名义出了一份公文,令刘大刀再度赴义乌募兵八千,不,是募集青壮,并令金华府上下配合。

    这八千人也不全是在义乌募兵,义乌县相邻的东阳县、永康县、武义县都是募兵范围。如果全在义乌募兵的话,募集这多人,对义乌的民生影响太大了。

    当然,这也不是朱平安先斩后奏。

    朱平安的这次名义上不是募兵,而是募集青壮,等到旨意下来后,再将他们转为兵。

    隻是提前把工作作在前麵而已。

    嘉靖帝不一定会同意募兵与卫所相结合,调整比例,转军户为民户的建议,但一定会同意募兵。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